河南有这样一座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、五千年文化、五千年风雨却屹立不倒,它就是商丘,历史上周朝宋国、汉代梁国、隋唐、宋朝、元代、明清等朝代,均在此建都建城。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“三皇”中的燧人氏在这里钻木取火,炎帝朱襄氏、颛顼、帝喾先后在此建都。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商丘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,演绎过钻木取火、玄鸟生商、王亥伏牛、成汤都商、睢阳保卫战、桃花扇等历史故事。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有燧皇陵,旁边还有4500多年历史的观星台遗址,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观星台(又称阏伯台、火神台、火星台)。“五帝”中的帝喾儿子阏伯(契)在尧帝时,被封为“火正”,观察大火星,并以大火星的行迹变化,确定时节,指导农业生产,为民祈福。阏伯死后,百姓感念他的功德,称之为“火神”,根据他的遗愿,百姓将他葬在观星授时的土丘上,因其封号为“商”,此台又称为“商丘”。
玄鸟生商
商丘古城南45里,有一个历史古老集镇——高辛镇。镇西北有一座坟茔,便是帝喾陵,“玄鸟生商”与帝喾有关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:“殷契,母曰简狄,有娀氏之女,为帝喾次妃。三人行。鸟堕其卵,简狄取吞之,因孕,生契”。说的是帝喾的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蛋,怀孕生契,契就是阏伯。《诗经·商颂》记载了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”的故事。玄鸟最早来自东夷族的玄鸟氏、玄鸟图腾。商族是由东夷族而来,所以商族的起源与“玄鸟”有关,商族的后代相信“玄鸟生商”。玄鸟氏又称“玄鸟”,是上古少昊帝时官名,玄鸟氏掌管春分、秋分。少皞是东夷族的首领,是轩辕黄帝的长子玄嚣,也是帝喾的祖父。少昊最早以玄鸟作为本族的图腾,后在穷桑即位部落联盟首领时,有凤鸟飞来,遂改凤鸟为族神,把凤鸟当图腾。图腾崇拜既是长期传承的史前书写,又是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衍生的样态。它不仅使人类文化得以保存,还隐喻着商族所认同的信仰、审美、趣味与习俗。对华夏民族而言,图腾不再是抽象而孤立的东西,它使人类逐渐产生了生命意识、制度意识、权利意识,并总结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,进而生发民族共同体意识。 、
殷商之源
殷商中的“殷”作为地域,在上古时期大体为黄河以南、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。帝喾时期,商族在高辛建立都亳并繁衍生息,“亳”即商丘古城南的高辛镇。帝喾将儿子契(阏伯)迁至商主管火正,商丘地区成为商族的主要活动地域。后来,契因助禹治水有功,被舜帝赐子姓,受封于商邑(今商丘)。夏朝的商汤灭夏后,以商为国号,在亳(今商丘附近)建立商朝,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。之后,商朝的都城频繁迁移,到盘庚时,他决定从奄(今山东曲阜)迁都到殷(今安阳小屯村),到第25任武乙王时又将都城迁到黄河以北的北蒙,即安阳小屯,故将北蒙称为殷。因此商朝又被称为“殷”或“殷商”。周灭掉商后,周天子封微子启在殷朝先祖之地商邑建立宋国,以安抚殷商旧族。在周朝宋国700多年内,微子、宋襄公、孔父嘉等代表人物推动了殷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成为道家、儒家、墨家、名家等思想的源头。“商”有商地、商族、商朝之意,后来引申出商业、商人、商品的“商”。商丘中的“商”在甲骨文中,有“大邑商”之意;丘乃土山、土堆之意,后被假借为废墟之意,商丘被指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。商丘宋国故城的考古发掘丰富了殷商文化的内涵,揭示了商丘“城摞城”现象,巩固了商丘作为“殷商之源”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,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、政治担当和现实意义。
三商之源
王亥是商族始祖契(阏伯)的第六世孙,商汤的七世祖,王亥是夏朝中商国国君、商族的首领。在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和《楚辞·天问》中都提到王亥“仆牛”,他驯服牛,发明牛车。王亥还饲养、放牧牲畜,使祭祀时有了牺牲。由于商族人能使用牛马,生产有了较大发展,并向四周扩充势力。当产品出现剩余,为壮大商族,王亥用牛羊帛粟与四周部落进行物物交换,商族很快富裕起来。周边部落逐渐知道商族有一群赶着牛车、拉着货物,进行物物交换的人,于是称之为“商人”,称货物为“商品”,称他们所从事的物品交换活动为“商业”。这就是“三商”最初来源。“三商”称谓历经数千年,一直沿袭至今。由于他们活动在商丘一带,开展的商业活动也在商丘,商丘成为中国商业的发源地。王亥成为商人的祖先,是中华民族经商最早经商之人,尊称为“华商始祖”。王亥死后203年,王亥的七世孙商汤靠着经商强大起来,他推翻夏桀,建立商朝。商丘作为商族的故土,商业贸易更加繁荣,它是“商祖、商人、商业、商品、商文化”的发源地。商丘为打造商文化品牌,从2006年起,市政府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华商节,通过拜谒华商始祖,扩大商文化影响力,广招客商,不仅促进殷商文化的发展,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。
因“玄鸟生商”, 商丘成为商族的发祥地,产生了先商文化;因商汤建商,商丘成为商朝的第一个都城,产生了殷商文化,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、兴盛于安阳;由于商丘是商业的发源地产生了商业文化。“三商”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中,也占据重要地位。王亥的敢为人先、诚信经商、公平交易、童叟无欺的精神影响着商族后人,而商人一直到春秋战国都受到世人的尊重。春秋末期宋国有位弃官经商的范蠡,他积财善施,造福大众,谋求社会和谐,被世人尊称为“商圣”。东汉末年,关羽曾在商丘一带经商,他恪守诚信商德,善待童叟,与刘备结义,坚守忠义,被供奉为“武圣”,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儒家早期思想的端倪以及商丘“重商”“亲商”“尊商”的文化传统。而殷商文化作为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,如尊重自然、注重五教、讲求仁德、中庸、宽容开放等思想,在华夏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优势,发掘殷商文化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。 殷商文化与商丘的火文化、古都文化、庄子文化、汉梁文化、木兰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商丘文化品牌矩阵,我们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,通过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以助力商丘文化强市建设。 (作者简介:余进军,男,bb游戏平台副教授,马克思主义学院,主要从事思政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。)